在护理教育不断革新、对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太阳成与附属医院依托院院合一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护理教学的创新发展路径。2月21日,急救护理技术项目组的教师们,凭借在临床与技能实验室的双重身份,在贵医附院第一住院楼临床教学科教室开展了一场极具深度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全方位提升急救护理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教学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太阳成与贵医附院护理部深度融合,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此次参与活动的教师,既是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一线护理人员,也是深耕教学领域的技能实验室教师。他们在临床集体备课现场,围绕心肺复苏、除颤技术、简易呼吸器使用等急救护理核心技能展开了热烈研讨。
作为临床教师,他们结合在临床一线积累的大量真实且典型临床案例,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和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开展了精细化集体备课。在讨论中,他们根据实际临床场景,明确了不同情况下急救操作的重点与难点。
作为技能实验室专职教师,他们从专业教学理论出发,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真实案例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模拟演练,为学生创造高度仿真的急救场景,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探讨心肺复苏教学时,教师们针对按压深度、频率的教学方法集思广益,提出借助新型模拟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正确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在分析除颤技术时,依据临床经验深入剖析除颤时机与能量选择,丰富了教学内容。
“双师型”教师凭借双重身份投入教学,具有显著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既能凭借在临床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精准的操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规范的急救流程;又能从教育教学的专业角度,运用教育学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急救操作背后的科学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接下来,学院和附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优化师资培养,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